近年来经常驾车前往潮阳、潮南区的市民,都会对国道324线某些路段如潮阳区五二、五三、棉田路段以及穿城路段(俗称“过境公路”)的坑坑洼洼啧有烦言。造成这种路面破损严重状况的原因除了道路使用年限较长、多起台风强降雨的破坏外,运输车辆严重超限超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据统计,我国75%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,50%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。车辆超限超载行为还对公路和桥梁造成严重损害,近年来国内已发生多起压断桥梁事件。
大桥不堪重压隐患多多“我们与交警部门一起从去年6月起在磊口大桥开展24小时值守工作,每天都要对近400辆怀疑总重量超过20吨的超重车辆进行检测,引导和指挥明显超重的车辆绕道行驶至少达2000多辆次。”汕头市公路局直属分局一位执勤人员这样告诉记者。
全长417米的磊口大桥是国道324线上的重要交通关口,目前每天车流量达3万多辆。由于大量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夜以继日的重压,近年来这座只有14年历史的桥梁出现保护层露筋、剥落和桥支座及箱梁牛腿开裂等现象,安全隐患十分突出,经检测已属四类危桥。为确保磊口大桥通行安全,市政府对大桥实行了车辆禁限和大桥值守工作措施,限制超过20吨的超重车辆通过大桥。
市“治超办”一位负责人近日来到石大桥观察,目睹一辆明显超载的大型货车在上桥时吃力得几乎爬不动的情景,心情特别沉重,更觉得“治超”工作再难也必须尽快恢复起来。1999年9月建成通车、正桥全长2865米的石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大跨度混合型箱梁斜拉桥,技术先进,造型优美。但2006年11月大桥进行开通以来的首次大修时就发现,在主桥多个钢箱梁连接处,部分直径约2厘米的高强螺栓被超重车辆压坏扯断,部分绳索的锚头也出现漏油现象。大修中总共更换了近1200套这种螺栓,而整座大桥的高强螺栓才2万多套。工程技术人员认为,按设计要求,如果损坏的数量达到10%即2000多套的话,大桥就非常危险了。原本只允许总重在55吨以下车辆通过的石大桥和海湾大桥,如今每天还在承受着数以百计的超限超载汽车的“摧残”,据说最高的竟超载100吨以上。专家指出,公路或桥梁不断有超载车辆通过,将令其使用寿命大为缩短。一条使用年限为15年的高速公路如经常进行超限运输,则一般只能使用8年左右。
无序竞争加剧超限超载
超限超载现象为何屡禁不绝呢?有关人士分析说,无序竞争及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。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,一般普通散货运价在0.3元/吨公里,但前些年却降到了不足0.2元/吨公里。在油价与物价水平不断攀升的情况下,运价却低于以前。为了弥补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,车主采用多装和逃避交通规费的办法获得补偿,使运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;拉不到货的车主则以更低的运价争揽货源,又以更多的超载来减少亏损,于是便陷入了“超载—运力过剩—压价—再超载”的循环往复、愈演愈烈的怪圈中。2004年6月,国家七部委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,提出用3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超限超载问题。3年过去,成效不小,目前“治超”工作仍在继续推进中。“治超”工作仍任重道远
据了解,我市现有公路总里程3685公里,其中国道、省道307公里,还有50多座各类危桥,“治超”任务十分繁重。根据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广东省公路条例》规定,“治超”的主要职能由原来的公路部门转到了交通主管部门。
汕头市交通局已对“治超”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部署,决定以龙湖交通检查站为基础组建统一执法队伍,积极与公路部门协调,移交称重设备。目前正在筹备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,并与交警部门联系开展联合执法。争取今年春节前龙湖外砂、大学路、潮阳和平等3个固定治超工作点开始上路执法,5个流动检查点在省交通厅、公安厅批复同意并配套卸载场所与称重仪器后也将尽快启动运作。据有关人士介绍,随着春节的临近,近期我市路面上行驶的货运车辆特别是外省车辆已有明显减少,估计高峰期要等到元宵节过后。但“治超”工作决不能就此松懈,一定要本着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,创造条件尽快开展起来,坚决遏制超限超载的违法违规行为。